close
像櫻桃一般的咖啡果實,到我們買回家研磨的咖啡豆,其實是經過數道手續才成就的美味。而小傢伙怎麼變成生豆的,就讓我們層層剝削剝開咖啡果實來看一下吧。
一般來說,生的咖啡果實是青綠色的。
果實成熟後會轉紅,但這視咖啡品種而定(如巴西黃波旁、黃卡杜阿伊則是轉黃)。
咖啡果實富含水分,稍微擠一下就爆漿了,汁液則有淡雅的清甜味。
撕開果肉,由果膠層保護的豆莢(又稱羊皮層、種殼、內果皮)就蹦出來了。而果肉洗乾淨後可生吃、亦可拿去泡果肉茶、或釀成咖啡漿果酒、或直接當肥料使用。
正常咖啡果實,成熟時會發育成兩個豆莢,烘焙後又稱平豆。
但有時撕開果肉後,會出現這種非正常發育的單一豆莢型態,因型態圓滾,故烘焙後又稱圓豆或丸豆。這種型態的咖啡果實大多位於咖啡樹枝末端,或起因於受昆蟲損害、或營養不均衡等因素。
兩種豆莢相比較時,可以很容易的從型態上分辨出來,而咖啡樹就是拿目前這漾的狀態去培養種植而成的。
脫除豆莢上的果膠層後,就露出乾淨的豆莢了,也就是所謂帶殼的生豆。
果膠層脫除前後的豆莢相比較。
而後再把這層豆莢磨掉(又稱去殼)後,即是包覆著皺皺銀皮的生豆。
咖啡果實→果肉→果膠層保護的豆莢→乾淨的豆莢→磨掉豆莢→包覆著銀皮的生豆→去除銀皮的生豆。
一般來說,咖啡出貨前才會去殼,磨掉豆莢,變成生豆,且與剛結成果實相比,重量大約只剩1/5。而銀皮則會在之後的烘焙過程中自然脫落,也就變成最後我們買到、可拿來沖煮咖啡的熟豆了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